RTC(Real-Time Communication,实时通信)是音视频业务中难度最高、挑战最大的场景。不同于当下热门的直播技术,RTC对实时性的要求极高,连续渲染两个视频帧间隔在500ms以上即会对用户造成明显的卡顿感。
而在RTC中,网络是制约品质的第一要素。
WebRTC
概述
什么是WebRTC?WebRTC的诞生和开源极大降低了实时通信的技术门槛,从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音视频产品。2010年5月,Google以6820万美金收购了Global IP Solutions公司,从而拥有其编解码、回声消除、P2P等核心技术。Google随后于2011年5月开放了工程的源代码,并与IETF和W3C定制了行业标准,组成现在的WebRTC项目。
WebRTC主要包括:
- 标准的协议栈,主要包括推荐用于信令交互的TCP协议栈和用于媒体数据传输的UDP协议栈。
- WebRTC C++实现和C++ Native API,可以用于开发者直接用在客户端App上面。
- 标准的JavaScript API,主要用于给浏览器直接使用。
WebRTC的设计初衷是让两个浏览器之间具备直接实时音视频通信的能力。因此一方面WebRTC中包含了音视频场景的核心技术,例如:编解码、回声消除、弱网对抗等;另一方面,WebRTC中还包含了完备的P2P技术,用来穿越企业数据中心网络中最常见的NAT。
局限
WebRTC通过信令服务器交换通信双方的基本信息,并通过P2P技术在通信双方建立直接的数据传输通道(PeerConnection)。WebRTC非常适合于两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在此基础上包括编解码、弱网对抗、音频引擎、视频引擎等完备的音视频能力。
那么,如果是三方通信呢?
在三方通信的场景下,如果两两之间都能够互相通信,则需要两两之间建立PeerConnection,因此总体需要建立如下的“三角关系”:
类似的,如果是五方通信呢?
由此可见,随着参与通话的人数增多,基于WebRTC架构的通信模型复杂度将会大大增加,这样的full mesh结构显然是不具备可扩展性的。那么,WebRTC究竟是否能够用来做多方通话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借助媒体服务器来完成。
建连过程
音视频产品的服务器端通常会包括信令和媒体两个部分。其中,在客户端传输音视频数据之前,需要建立ICE(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连接,这部分网络协议有标准的RFC定义:STUN、TURN。并且需要借助STUN和TURN服务器来完成。让我们大致梳理一下通话双方的PeerConnection建立流程:
通信双方通过信令服务器来交换彼此的SDP信息。SDP是一份具有特殊约定格式的纯文本描述文档,其中包含了WebRTC建立连接所需要的ICE服务器信息、音视频编解码信息等。例如:
v=0
o=jdoe 2890844526 2890842807 IN IP4 10.47.16.5
s=SDP Seminar
i=A Seminar on the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u=http://www.example.com/seminars/sdp.pdf
e=j.doe@example.com (Jane Doe)
c=IN IP4 224.2.17.12/127
t=2873397496 2873404696
a=recvonly
m=audio 49170 RTP/AVP 0
m=video 51372 RTP/AVP 99
a=rtpmap:99 h263-1998/90000
PeerConnection建立完成之后,就可以传输编码之后的音视频数据流了。因此,媒体服务器通常会同时实现STUN/TURN等协议的功能。
那么,媒体服务器的架构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企业级RTC架构
MCU和SFU
由于WebRTC在多方通话上的局限,因此媒体服务器的架构是解决其扩展性问题的关键核心。目前主流的媒体服务器架构主要有两种类型:MCU和SFU。
MCU(Multipoint Control Unit)会使用中心化的节点与每个参会者保持一对一的连接。各发送方首先将自己的音视频流传输给MCU,再由MCU服务器将各路音视频流混合并转码,然后分别给每个参会者发送混合之后的音视频流。整体架构如下:
MCU在传统的多人会议中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架构,支持很多老旧设备。它也支持带宽自适应模式,因为混流单元可以为每个接收者生成不同质量的视频流。MCU可以充分利用硬件的解码能力,许多WebRTC客户端的芯片都具有解码单个视频流的能力。此外,由于MCU对于每个参会者来说,只有混合之后的音视频流,因此在网络传输上面比较节省带宽成本。
MCU的主要劣势是需要在服务端进行转码工作,会增大一定的延迟以及降低画质,同时混流会限制客户端的UI布局灵活性。
与此对应的另外一种架构是SFU(Selective Forwarding Unit),它会使用中心化的节点来直接转发参会者的音视频流。整体架构如下:
SFU服务端将不会参与任何转码工作,因此整体延迟小并且没有画质损失。通常SFU架构模式下,发送方需要支持生成一个流的多个版本(比如Simulcast或者VP8),SFU本身会根据客户端的带宽,动态调整发送不同清晰度的音视频流。
SFU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增加复杂的选流逻辑,对带宽的消耗也比较大。
不过总体来说,SFU的可扩展性比较强,是目前主流媒体服务器架构的首选。
级联传输
当参会双方所在的物理位置相隔较远的情况下,媒体服务器通常会选择在两地就近部署,然后通过媒体服务器来传输音视频数据,这样的方式也称为级联传输。
跨国部署
跨国部署是企业保障异地接入体验所需要考虑的进阶架构。现代企业通常整体IT架构都是以云和数据中心为基石,RTC跨国部署结合数据中心,通常会形成中心化的信令服务器和边缘化的媒体服务器的架构。
- 信令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与信令服务器之间需要保持心跳连接,信令服务器将会根据用户接入的IP地址判断用户所在地,然后就近选择合适的媒体服务器与用户交互。
- 核心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媒体服务器几乎没有外部依赖(例如:存储、网关等等)并且需要与用户直接通信,因此更加适合部署在三线汇聚(移动、联通、电信)的BGP机房,共享相同的公网IP;信令服务器对于机房建设要求相对较高一些,并且很有可能需要存储,因此更加适合部署在核心数据中心。
网络传输的高可用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WebRTC自身已经包含强大的弱网对抗算法,能够对抗一定程度的带宽限制、网络丢包、延时抖动等现象。但是无论算法再如何强大,网络环境差仍然是制约品质的第一要素。
因此从客户端到服务端之间,要保障高可用的网络传输,要分别从接入层、信令层、媒体层去思考。整体来说,保障高可用的思路主要有:
- CDN:用户到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状况通常是难以保障的,CDN加速非常适合用来提升这样的场景。
- 冗余和去重:信令是具有时效性和不可丢失性的特点,无论是丢失还是迟到,对于RTC业务场景来说都是致命打击,因此冗余传输路径并且去重是核心优化思路。
- 专线和公网:企业专线的稳定性未必如想象中的那么高,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引入公网降级,将会在极端场景下保障可用性。
- SDN: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核心作用在于选路,通过SDN的实时监控和选路算法,让媒体级联传输更具智能。
接入层的高可用传输
接入层的高可用传输解决的是从用户到网关之间的路径。我们知道,用户和数据中心之间包括基站、运营商、路由器等等中间设备,网络拥塞问题很难解决,因此现代互联网网络拥塞也促进了CDN的兴起。
对于接入层的高可用传输,核心有两点:
- CDN:CDN目的在于增强用户触达,用户与CDN节点距离相对比较近,CDN与核心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传输质量将会远远高于用户直接与核心数据中心通信。
- 冗余去重:客户的网络通常会是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之一,但是不同的IP地址对不同的运营商表现可能不同,接入信令服务器的域名时候可以考虑同时接入三个域名,每个域名解析不同的线路,或者同时接入两个三线汇聚的域名。每次传输信令的时候都需要沿着多条链路发送,然后在接收端去除重复消息。
信令服务器的高可用传输
信令服务器的高可用传输解决的是跨数据中心之间的路径。对于通信方处于全球各地不同位置的场景,不同数据中心的信令服务器之间需要交换数据,此时跨数据传输的网络链路是非常关键的。
对于信令服务器的高可用传输,核心有两点:
- 冗余去重:思路可以类比接入层的高可用。
- 专线+公网:不同于接入层高可用,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通常来说会有企业专线的建设,用于保障企业内部的业务正常运作。因此信令通道可以同时利用专线和公网,公网主要用于降级。
媒体服务器的高可用传输
媒体服务器的高可用传输解决的是媒体与媒体之间级联的路径,并且对于媒体这种传输数据量极大的场景,不能采用冗余去重的思路去做,这对于带宽是毁灭性打击。因此,媒体服务器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依赖SDN(软件定义网络)来帮助我们通过实时监控智能选路。
对于媒体服务器的高可用传输,核心点在于: 通过SDN控制面的监控和算法决定当前一段时间的媒体传输路径,媒体与媒体之间需要有级联传输,因此优秀的路径会减少网络的延迟和丢包。
参考
总结
本文总结了音视频RTC业务场景中最核心的网络高可用建设,通过冗余去重、公网降级和软件定义网络作为核心手段,可以最大化优化从用户到服务器再到用户之间的所有链路,再配合WebRTC的弱网对抗算法,整体达到优质的音视频体验!